原文: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赏析:
一、原文释义:
漫长的白昼里,内心始终被忧愁所充斥,仿佛没有尽头,女儿此番出行,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而漫长,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今日我的女儿即将踏上婚姻的旅程,她将乘坐轻舟逆江而上,奔赴那未知的远方。你们姐妹自幼就失去了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我对你们的抚育与关怀因而愈发慈爱和温柔,倾尽所有心血。妹妹从小依靠姐姐长大,相互扶持,情同手足,如今面临分别,两人相拥而泣,泪如雨下,悲痛的哭声久久不能停歇。面对这令人肝肠寸断、心碎欲裂的别离场景,我的内心犹如被千万根钢针深深刺痛,纠结万分,愁肠百结。然而,女儿嫁入好人家乃是合乎情理之事,于情于理,皆无法阻拦,即便心中万般不舍,犹如刀割般疼痛,也难以将她强行挽留。女儿自小缺少母亲在妇德方面的言传身教,在侍奉公婆这件事上,着实让我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安。所幸她所托付的是个知书达理的好人家,希望他们能够以宽容和怜悯之心对待女儿,让她在新的家庭中少犯错误,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节俭向来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嫁妆又何必追求周全丰厚,徒增虚荣与浮华。要孝顺恭敬,遵守妇道,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容貌举止都应依循规矩,不可有丝毫的放纵与越界。别离就在这清晨时分,那即将分别的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再次相见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或许是遥遥无期。平日里闲居时还能自我安慰,试图排遣内心的愁绪,可临到分别的这一刻,感伤的情绪突然如洪水猛兽般汹涌而出,难以收束,无法抑制。归来再看年幼的小女儿,那稚嫩的脸庞上挂满了泪水,泪水潸然而下,沿着帽带不停地流淌,如断了线的珍珠,颗颗坠落。
二、诗篇背景:
诗人韦应物的长女即将远嫁他人,在这离别之际,他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既有对女儿即将开启新生活的祝福与期待,又有难以割舍的浓浓父爱和深深牵挂。在那个时代,女子出嫁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融入一个全新的家族,面临着种种未知的挑战和适应。这对于父亲和女儿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韦应物在送别之时,将心中的万千感慨、无尽牵挂与殷切期望,化为这首深情款款、真挚动人的诗篇。
三、赏析分享:
1开篇的忧愁氛围:“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诗一开篇就以一种沉郁而凝重的笔调,营造出一种浓重而压抑的忧愁氛围。“永日”一词,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时间的漫长,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限地延展,仿佛这忧愁如同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尽头,没有光明。而“戚戚”二字,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那如乱麻般纠缠不清、无法排解的愁苦,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煎熬。“出行复悠悠”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女儿出行之路的漫长与未知,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理上的遥远,让诗人的忧虑如阴霾般厚重地笼罩心头,挥之不去,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2父女深情的体现:“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诗人深知女儿们自幼失去母亲,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失了一份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关爱与指引。正因如此,他对女儿们的抚育投入了超乎寻常的慈爱与温柔,那是一种竭尽全力、倾其所有的付出。妹妹依靠姐姐长大,姐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照顾,那份深厚无比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姐妹情谊。如今面临分别,那种难舍难分的悲痛之情,通过“两别泣不休”这一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听到她们悲痛的哭声,看到她们泪如雨下的面容,不禁为这真挚的父女情和姐妹情而动容,心弦被深深地触动。
3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面对分别的场景,诗人的内心犹如被千万根丝线紧紧缠绕,每一根丝线都代表着他的不舍、担忧和无奈,纠结痛苦到了极点。他的愁肠百结不仅源于对女儿的深厚父爱和不舍之情,更源于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种种未知和担忧。然而,女儿嫁入好人家是符合伦理道义之事,是社会的规范和传统的要求,尽管心中有千般不愿,万般不舍,却也明白难以违背社会的常理和家族的期望,强行挽留女儿。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被诗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亲情与伦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艰难挣扎和痛苦抉择。
4对女儿的担忧与期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诗人坦诚而深切地表达了对女儿的担忧,由于从小缺少母亲在妇德方面的细致教导,他担心女儿在侍奉公婆时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或知识欠缺而遇到困难,甚至可能会受到委屈和误解。但同时,他又寄希望于女儿所嫁的好人家能够以宽容、善良和怜悯之心对待女儿,给予她理解、支持和帮助,让她能够在新的家庭中少犯错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诗人在这里以严肃而又充满关爱的口吻教导女儿要崇尚节俭这一美德,不要被物质的虚荣所迷惑,追求过度的奢华和浪费。同时,要孝顺恭敬地对待公婆和丈夫,严格遵守妇道的规范和要求,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社会的礼仪和道德标准。这些期望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坚定坚守和传承,也反映了他对女儿未来在夫家能够立足、获得尊重和幸福的殷切期望,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和无尽的牵挂。
5别离时刻的感伤:“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别离的时刻无情地降临,就在这清晨时分,那即将分别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仿佛停滞,诗人深知此次分别后,再见女儿不知是何年何月,或许是遥遥无期,心中的悲痛如决堤之水,汹涌澎湃,无法遏制。平日里,他或许还能通过自我安慰、回忆美好时光或者专注于其他事务来暂时缓解对女儿的思念,但当真正面临分别的这一刻,所有的情感防线瞬间崩溃,那种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如狂风暴雨般袭来,让他完全失去了控制,无法自拔。
6归后的情感延续:“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诗人送别长女归来,身心俱疲,心灵饱受创伤。当他看到年幼的小女儿时,心中的伤感再次被触发,如同点燃了一串导火索,引发了内心深处情感的连锁反应。大女儿的离去让他倍感失落和空虚,而小女儿的存在又让他想起了曾经与女儿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充满欢笑、温馨和关爱的瞬间如今都成为了珍贵而又令人心痛的回忆。泪水不由自主地再次流淌,这一细节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家庭、对女儿们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牵挂,那是一种血浓于水、无法割舍的亲情纽带,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距离如何遥远,都永远不会断裂。
四、深度思考:
1现代社会中的亲情别离:在现代社会,尽管交通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和信息传递时间,人们的别离或许不再像古代那样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深深的担忧,但亲情的牵挂和不舍依然存在,并且以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首诗让我们反思,在快节奏、高压力、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工作的繁忙、学业的压力、个人理想的追求等原因,与亲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如何在有限而宝贵的相聚时光里,用心去感受亲情的温暖,用真诚的交流去加深彼此的理解,用实际的行动去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支持,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别离时,不仅仅是通过电话、视频等便捷但略显冰冷的方式保持表面上的联系,更要在内心深处珍藏那份亲情的力量,让它成为我们在孤独迷茫时的明灯,在挫折困难时的支柱,在成功喜悦时的分享伙伴,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境界。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诗中诗人对女儿缺少母亲教导的担忧,深刻地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父母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全面、科学、有效的教育和正确、积极、健康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广博的知识和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不断实践和持续改进的时代课题。无论是知识的传授、价值观的塑造、情感的支持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都扮演着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角色。我们应当从这首诗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和启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宽广、深厚的基础,让他们能够在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3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诗中对女儿妇道的教导,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特定要求和期望,这些要求和期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既有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家庭稳定的一定合理性,也存在着对女性个性发展和权利平等的一定限制和压抑。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解放,女性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她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狭窄领域,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职场、政治舞台等各个广阔的社会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智慧和力量,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极大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显着提高。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美德中那些具有普世价值和永恒意义的部分的基础上,赋予女性更多的自主权利和平等机会,让她们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同时,也要引导女性在追求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忘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型女性形象和女性文化。
五、考点荟萃:
1诗歌的抒情方式:深入细致、抽丝剥茧地分析诗人如何巧妙绝伦地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如“永日方戚戚”这种直抒胸臆、毫无掩饰的直接表达,深刻而强烈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如汹涌波涛般的忧愁;以及通过精心描绘分别场景的凄凉、女儿成长经历的艰辛等细节来委婉含蓄、迂回曲折地抒发不舍与牵挂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动人,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探讨诗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心境和诗歌的发展进程中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两种抒情方式,达到情感的层层递进、步步升华,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细腻地理解诗人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感受。
2细节描写的作用:精心研究、细致品味诗中对父女、姐妹分别时那令人心碎的生动细节描写,如“两别泣不休”这一简洁而又极具冲击力的表述,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的精准刻画,将分别时那种悲痛欲绝、难舍难分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以及对诗人内心担忧的细节表述,如“事姑贻我忧”,如何以小见大、见微知着,从细微之处展现出诗人对女儿未来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切和牵肠挂肚的惦念。思考这些细节描写如何如同点睛之笔,增强诗歌的情感张力、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诗歌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吸引,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3对比手法的运用:深刻思考、全面剖析诗中“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所体现的节俭观念与传统社会对丰厚嫁妆盲目追求之间的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独特见解、清醒认识和坚定选择。以及“自小阙内训”这一现实困境与对女儿未来美好期望之间的强烈对比,如何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无奈、挣扎和坚定的信念。探讨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所传达的深层寓意、社会批判、人生思考和价值取向,以及这种手法如何为诗歌增添了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魅力、文化的内涵和哲学的智慧。
4诗歌的结构与脉络:严谨缜密、逻辑清晰地研究诗歌起承转合的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如开篇以忧愁的氛围奠定基调,引发读者的同情和关注;中间详细阐述对女儿的担忧与期望,展现出诗人作为父亲的慈爱与责任;结尾以感伤的情绪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分析诗歌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是如何自然流畅、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严谨而和谐、统一而变化、平衡而动感的美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韵律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祁哥快看,笙姐要杀疯了! 开局:获得逍遥派传承 寻幽探异实录 惊爆星际!废物竟让大佬言听计从 烟雨神界 探险者联盟:校园奇遇 少年骇客之捡到红色超能仪 纯阳之体的我不想吃软饭 穿越异世福女修仙记3 我从不搞笑,只想继承遗产 小师妹嘻嘻笑,不料一剑动苍穹 【名柯】拜托,我真的不是凶手! 无上神帝 快穿之我的潇洒人生 光系很弱?我反手一个八分光轮! 夫君想宠妾灭妻?我覆灭他全族 盗天篆 【柯南】转世成新一的亲哥 救命在星际埋尸埋出一个疯批老公 综武:长相超凶的我,拜师岳不群
十七年后,他拖着残垣断壁般的身躯低调地回归华夏,就如同一个漂泊浪子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抱,大家都很面子的叫他一声叶哥,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从这里开启完本作品重生最强特种兵250万字,人品保证,...
自从江影帝搬了家,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他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在别的地方醒过来。第一次是在隔壁小区的垃圾箱旁边,身着花裤衩的江然一脸茫然的看着对他拍照的路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早起的买菜大妈捏了捏他...
穿越一人之下,成为张之维的师弟,张太初开局觉醒众力仙途系统,只要猛收弟子,就能反馈修为。然而碍于本身狂暴的性格,张太初却无心收徒,只靠天赋便修到人仙之姿,更是在得知张怀义被逼叛逃,田晋中被废后暴怒下山。张太初凭什么拥有无敌于世的实力,却要在乎世人看法?我就是要给老田报仇!凭什么大耳贼要回龙虎山,师父才能保他?天师在哪,此地便该是龙虎山!于是,张太初一人一剑,直接杀穿异人界,更是在关山峡谷约战天下异人,亲手灭杀各大家族,结束了甲申之乱!直到罗天大醮开启,天下异人再聚龙虎山,师兄张之维才意识到,这位杀神师弟七十多年都从未改变性格!...
关于穿越之养儿不易江又梅因车祸穿越成了一个古代农村小寡妇,身份够悲摧的。好在有个小包子,聪明懂事又贴心。什么这,这,这么多银子都得存着儿啊,娘想吃肉,还想戴个金箍子,咱少存些行不不行江又...
双洁女强,甜爽苏顾绾妤快穿回来了她带着一身技能回来,手撕渣男,狠虐养女。谁知一不小心和京城顶级世家扯上关系。后来大佬们都成了脑残粉。妖孽影帝大手一挥adquo去把剧组里最好的资源捧到妤姐面前...
未来之萌娃难养最新章节列小说未来之萌娃难养孤孤著未来之萌娃难养全文阅读关于未来之萌娃难养某仙某天强上了某人,心虚之下默默逃走。无意种出小包子一枚,但是某仙心虚的看着面前的某人,举着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