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筱攸道:“这只是短期解决京城京城粮价上涨的办法,如需发展成长期,还需要皇上召集工匠制做出能够真正在大海中航行,能经风浪的船只才行。”
皇甫睿用力点头:“朕明日早朝就安排人去处理。”
蓝筱攸继续道:“除了这个办法,还有两个长期解决的办法,但全都颇费钱财人力。”
皇甫睿追问:“是什么法子?梓童不要卖关子,一并告诉朕吧。”
蓝筱攸扯了扯嘴角,道:“这第一个法子就是再修一条官道,以后若是其中一条官道出问题,也能够由另一条官道进行运输。不会出现如今货物被堵在半道的情况。”
皇甫睿摇头:“梓童不知道这修路的困难,光是搬运石材就是一个大工程,不好修,不好修。”
蓝筱攸道:“皇上,臣妾有一个不用石材修路的方子。”
“真的?什么方子?”皇甫睿惊喜,他可是知道蓝筱攸拿出来的方子有多大用处有多赚钱,就比如防治天花的方子以及制做琉璃的方子。
“臣妾曾经在书上看过一种材料方子,名字叫做水泥,用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破碎、研磨、混合等一系列工艺,可制做而成。使用的时候,只要加水混合便能够使用,等到水份干涸,水泥凝固,其硬度不比石头弱,最适合修路修河坝。”
皇甫睿随着蓝筱攸的话想像着水泥在民生中的一些列应用,心动不已,忙道:“梓童,这方子你可记得清楚?”
蓝筱攸微笑道:“皇上放心,方子臣妾记得很清楚,这就写下来交给你。”
听到蓝筱攸这句话,杏红立刻拿来笔墨纸砚,放到蓝筱攸面前。
“朕亲自为梓童磨墨。”皇甫睿说着走到蓝筱攸身旁。
两个宫女上前,帮皇甫睿挽起袖子,用绸缎扎好。皇甫睿拿起墨碇,有规律地研磨起来。
蓝筱攸写的是现代农家自制水泥的方子,这种水泥的坚固程度虽然及不上现代工业水泥,但在古代来说却非常适合。
农家自制水泥的方法中有好几样适合大庆朝使用,蓝筱雨全部写了下来,写满了三张大纸。皇甫睿看不明白水泥制做方子,但大庆朝不缺专业人士,皇甫睿等到墨汁干掉后,仔细将方子收起来,装入自己的袖子中。
“明日交给工部的人去研究,让他们抓紧时间早点儿研究出来。”
说完又问蓝筱攸:“梓童,你说的第二个长期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蓝筱攸道:“这个方法比修建官道的工程量还要巨大,还要麻烦。就是让人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将南北的五大水系贯通,使得船只能够从内陆的河流上行驶南北,这样比海运更加安全,比走官道更要节省时间河人力。从此南北贯通,包括经济在内,无论哪一方面都能够得到巨大提升。”
就像她第一世世界中的京杭大运河,对那个世界的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皇甫睿想得比蓝筱攸更多一些,蓝筱攸一说,他就想到了开凿运河的好处,不止蓝筱攸想的货运与经济这方面,运河的开凿对政治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好处。有了运河,更能够巩固朝廷对南面的统治,更便于朝廷的命令下达到江南地区,而且,运河还能够促进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
若是运河开凿成功,这就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功劳啊!而自己这个下令开凿运河的皇帝,肯定会名留青史,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
想到这里,皇甫睿激动得全身都在发抖。不过——
皇甫睿皱起眉头,叹气道:“点子虽好,但正如梓童所说,开凿运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钱财。钱财还好说,有你二哥在,朕的私库和国库都不用担心,只这人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沈浪与朱七七的江湖 穿越之农家长媳 我难产你陪白月光,重生了你又求我当替身? 穿越平凡的农家女 破天行者 丑妇 当家主母 穿越之福气农妇 佣兵天下之守护者计划 顾先生的金丝雀 阿祖 大清娱乐圈 和妻生财 穿越之幸福小农妇 破道焚天 难得认真 本宫身边趣多多 贵妃难为 半个丧尸来种田 贵妃重生来种田
新元历2166年,我所在的十七区被评为联邦最差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逐步飙升的失踪人口。天价悬赏犯层出不穷。人们说,执法者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职业。而我,不幸成为了执法者。...
程澜的爷爷解放后脱下军装回乡务农。后来,她被托孤给爷爷的老战友林师长家。有人对她说,林家养女的身份只好去骗骗大院外的人,才好利益最大化。我们这样的家庭你就别想了。程澜呃,其实对你家不感兴趣。她...
修炼天神秘典的佣兵之王回国,执行贴身保护校花的任务从此过上欢乐小冤家的生活。老婆,你能不能消停点和睦相处不好吗我和她们真的只是朋友而已...
诸天和谍影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凑到一块因为在经历了机缘被夺,传承被抢,美女被拐走,龙气被抽取种种掠夺后,诸天奋起反抗了,对轮回者背后的主神殿发起渗透。作为第一位打入主神殿内部的间谍,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一个人的前一世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再次重生后是像上一世一样继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还是走出一条不同于上一世的路在这世界留下自己生命的迹象...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