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自此就在庄子里住下,庄子里何处纺纱、何处织布、采买工具等都由元青和沈柔止商议后决定。初时,沈柔止总要多问几句,以达到心中有数。元青于工事上颇有耐心,每逢此时,他都会将其中工艺、需用心的地方一一告知,毫无保留。可沈柔止并不是要学艺,她只是记着娢姐姐告诫,生意不易做,断不能当那甩手掌柜,没想到元青初见时明明是个冷淡的性子,可遇着他擅长的、熟知的,竟比那绘声绘色、形容巨细的说书先生还要话多。沈柔止一个头两个大,只好与元青定下约定,她只与他商议例如采买织机的大事,至于那织机放在何处,如何使用等尽可由他自己决定,其中涉及的变动如每日产几匹步等事关生产的则记录在册,她每月一查。
元青过去在别家做活时只是个师傅,工艺上他无可挑剔,可从未有过如此权利。他只需每日将主家要求的活儿做完即可,除非他未按时按量交工,主家会斥责,严重时还会扣他的月钱,从不管他因何误工。眼下,这处庄子还只是个毛坯,主家也只是个不懂纺织的小姑娘,不排除她是起了躲懒的心思,但能这般信任他这个还未熟识的外人,即便有启宸作保,从她的行事风格,也足可见其果断、周全。
自此后,沈柔止每当有空,就会来庄子里督工,顺便略请教元青关于纺织的问题。
这日,庄子快要完工,沈柔止来此与元青商议为织染坊取名。两人并肩而立,各自思索,有了主意便询问对方意见。
李元恒进来时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一人一身桃红绣缠枝纹长裙,头上配月白镂雕杏花钗,耳上一对淡粉珍珠耳铛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身旁那名男子虽布料粗糙,深灰的长袍处处透着贫苦,但不知为何配上那副面容,不显寒酸,反倒有股贵人落难的苦楚。红与灰,娘子与郎君,李元恒头一遭生出危机之感,他有些怕。韩盛在临幽城与她常来常往他没有怕,他远去南疆与她终日不得见他没有怕,如今两人只是站在一处他竟生出惧怕之心。
沈柔止远眺山景,回眸时看见李元恒站在几丈外呆立不动,先是惊讶,后觉惊喜。他曾是当年的探花郎,文采斐然,让他为她的织染坊取名岂非小菜一碟。她转头朝元青不知说了句什么,转身就朝他跑来。
元青看着她满面春风心中停滞了一瞬,再朝她口中的未婚夫婿望去,一身锦衣华服,金贵非常,再瞧自己,顿觉真真天上地下,云泥之别,更觉自卑。
沈柔止衣裙随风飞舞,不仅晃瞎了元青的眼,也将李元恒的视线拉回。他收敛心神,看着她奔到自己身边,忍不住出言提醒,“慢点。”
沈柔止这几日钱府、庄子来回奔波,每日又有兰芝在旁督促她练拳,身子强健有力,下盘稳健,她总觉得她身轻如燕,这么点距离就跟走着来一样,她连喘都不喘一下,自然就忽略了他叫她慢点,只欣喜道:“你怎么来了,正好,我和元公子正在为织染坊取名,想了许久都不满意,不如你来帮帮忙,给我的织染坊取个名吧。”
李元恒一边不屑于自己跟个多情公子般患得患失,一边又无法将自己拉离深渊,他只能背负上沉沉的躯壳,让人瞧不出他心中喜怒。
“既是纺织之所,不若就叫经纬艺坊,经纬点名主业,艺表技艺,简单明了,令人闻之深刻。”李元恒仍是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沈柔止口中反复回味,越品越觉得这名字起的好,她抬头朝远处并未过来的元青招了招手,等他行至跟前,道:“元大哥,你觉得经纬艺坊这个名字怎么样?他取的。”
元青听闻李元恒身兼数职,不仅是有从龙之功的靖安侯,还是手握重权的大将军,此外还代行丞相之职,只是以前不得见,如今骤然相见,只觉气质非凡,贵气逼人。他深深拜服:“小民元青见过靖安侯。”
这一拜,李元恒不觉得有何不妥,倒是沈柔止在一旁看着,心中别扭起来。不等他开口,她先将人扶起,“元大哥不必行如此大礼,他不是迂腐的夫子,何况他是我未婚夫婿,您是我请来的大师傅,年纪又比他大,合该他敬您。”说完又朝李元恒到:“这是我为织染坊请来的大师傅,这还是你那好友启公子推荐的,名叫元青,这些日子就是他帮我把这庄子修好的,你可不许摆你那靖安侯的谱。”
李元恒心中阴霾早就随她一句“他是我未婚夫婿”消散,脸上笑容也带了几分真心,随即道:“元师傅不必多礼,既是柔止和启兄请来的人,李某自应以礼相待,日后相见,这等俗礼就免了罢。”
元青低头应是。
沈柔止见两人终于于这初见上完了事,又问起元青:“经纬艺坊,这个名字如何?”
元青口中呢喃,须臾抬起头道:“往常我做活的染坊、纺织的作坊大都叫什么七彩染坊、香纱铺、锦绣庄等直抒胸臆的名字,虽说让人一瞧就知主业,但不免落入俗套,在百姓间也留不下什么印象,这经纬艺局倒是另辟蹊径。经纬既是布匹之经纬线,更显主家之胸怀,艺字更是表明这里不单单是个卖布料的地方,更是美与技艺扬传承之所。而且这名字既不难懂,也能与其他名字做个区分,靖安侯这名字起的甚好。”
沈柔止原本只是觉得这名字起的周到,还稍稍有些与众不同,眼下经元大哥这么一分析,她立时就拍下板,“既如此,就叫经纬艺坊了,我去让人定制匾额去。”说完就要去找小环寻人定制匾额,刚走两步,回过身,看着两个男子道:“差点忘了你们俩,元大哥,你带靖安侯先去喝盏茶,我吩咐下去就回来找你们。”
元青有些无语,他只是个雇工,什么时候还能代主家招待人了,何况这人也算主家。他想出口提醒他也能找人制匾,沈柔止却早就跑开不见了人影,倒有些故意的意味。无法,元青只得硬着头皮,道:“靖安侯这边请。”
李元恒摇头失笑,她的小心思倒也不难猜,自从她回京后两人除了在望仙楼见了一回,往后两人各有事忙甚少相见。他还有些愧疚,时不时送些糕点、饰讨好她,而她也不知是粗心还是故意,不说找他,连些回礼都没。不仅如此,连她要开织染坊也未曾告知一声,更遑论买庄子请师傅这些大事了。刚见他时还能以取名来拖延,此时名字已定,她恐是怕他怨怪,这才找个寻人制匾的借口溜了。
喜欢杏花微雨与时归请大家收藏:()杏花微雨与时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退休后的每一天 幻果大陆之日月晨曦 双生花奴 重生现代之最强修仙者 青竹林氏 莲心灼灼落繁辰 魔法学院的全能教师 友好关系 荒岛的困局与挣扎 李薇的晋升之路 生子系统:给男主当送子观音! 我在小说当配角 快穿之萌宝奋斗记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过期日 神话:诸神黄昏: 凡人修癫传 自然界的小可爱们 穿越之庶女惊华 四合院,开局就到四九城开店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晚12点之前更我很肥,可以宰啦 ̄3 ̄╭下本灶神崽崽穿成九零小厨神求收藏预收食梦貘穿成反派他妹求收藏预收穿回千禧年改造我妈求收藏本文文案孤儿宋乔曦穿书...
穿越者许墨辰成为古代大乾国的皇帝,为了在乱世中存活,不得已夜夜爆肝,导入一些先进的政策科技知识,富国强兵,最终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之后,他决意建立特区发扬文治逐步全国推广,成就千古一帝。哪知道群臣力谏陛下要遵循祖制广纳后宫啊!于是放眼看去,这满朝文武六部九卿,皆是修仙者。有妖有魔,有精有灵。迟迟到来的后宫佳丽,个个也都飞天遁地。不过小场面不要慌,朕毕竟带着穿越神器来的。归心的,赐予仙缘丹,助其证飞升大道不服的,请天子剑斩杀!什么?准备对凡人万民下手???非常耐死,那就不要怪朕超时代发挥了!...
娱乐圈贵女最新章节列小说娱乐圈贵女xi小著娱乐圈贵女全文阅读她自古老的王朝穿越而来,他让她学会了宽恕,学会了爱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风尚,她茫然姐妹的扶持与朋友的帮助,她感恩往生,名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