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是年龄越大就做的越好,熟能生巧固然有些道理,但年龄大了,都有着自己固定的思维,可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旦形成的习惯,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固化,对新的东西不太愿意接受。陶宽爷爷也是这样,在陶宽爷爷的头脑里,只认为是蒸饭好,多蒸一会和少蒸一会都没有太多的区别,饭的口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还可以在蒸饭的期间去切菜,或者是其他的事情,而直接放米到锅里去煮饭就不一样了,你得留心看着,鼻子闻着饭的香味儿,饭熟到了哪个程度,便有着什么样的香味,一旦闻到那个饭的焦味,必须去撤火,不然就是烧焦了,那些吃起来的饭,不但是饭太硬,难嚼,对于年龄大的老人更是有些勉为其难了,嘴里嚼着这样的烧焦了饭,牙口又不能很好的嚼,吃到肚子里又难消化。这些都是陶宽爷爷所不愿吃的饭,虽然不会去说陶宽爹,但心里还是有些抵触的,对于米的消耗的大小,倒在其次。陶宽爹则不同,陶宽爹年轻,牙口好,消化能力强,喜欢吃这样的煮饭。有了从小的操练,陶宽爹对煮饭的火候有着十分精致的掌握,甚至连陶宽爷爷这样长时间外出做事的人来说,有时候都觉得陶宽爹煮饭的手艺好,把饭煮到香糯而又不粘牙,顶饥又不会太硬。年轻人有着老年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让陶宽爷爷很是信服陶宽爹的煮饭的手艺。陶宽爹煮好了晚饭,把饭盛到大碗里,盖好。等陶宽爷爷回家了刚好可以吃,做菜则比较简单了,有中午的剩菜,晚上烧一个菜就可以了。等做好了菜,陶宽爹就等自己的爹--陶宽爷爷,外面做事回家,父子俩就可以开吃了。能早点吃饱,就去隔壁村庄的刘哥家里办事。陶宽爹以为只是给自己的爹做个伴,毕竟是大夜晚的走夜路,但却不知道陶宽爷爷走的更加辛苦,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有了昨天晚上的铺垫,今天去就和顺畅了,至少不用带东西去了,尤其是背着十来斤的麻袋去遮盖四五斤的粉丝了,更不用提个竹筒来装茶油,而是轻装上阵,父子俩几乎都空着手去隔壁的刘哥家里。而这样的条件,对于难得走夜路的陶宽爹来说还是比较艰难的问题,但幸好有着陶宽爷爷的陪伴,路上有个说话的人,也不至于太冷清和无聊。而对于经常走夜路的陶宽爷爷来说,这实在是太简单了,几乎是出去做客差不多,和做客不一样的是在自己家里吃饱了饭才去,而去的目的也不一样,今天父子俩是去求刘哥帮忙的,至于是不是和昨天一样得在刘哥家的外面等,陶宽爷爷想来却是不太可能的,既然刘哥约了自己去,肯定就不会请客吃饭,要么就是刘哥故意的,也让陶宽爷爷带着陶宽爹去见见场面,也顺便熟悉陶宽爹要学手艺的师傅。陶宽爹煮好了饭,就只能在家里干等了,等陶宽爷爷回家再做菜。而在陶宽爹等陶宽爷爷回家的期间,陶宽爹还是去猪栏里看看猪喂饱了没有,猪可是陶宽爷爷父子俩一年比较大的收益,猪一定是要照料好的,而陶宽爹却没有陶宽爷爷那样的想法,陶宽爹照料好猪,只为到了冬天能开开心心的吃顿新鲜的猪肉,仅此而已。至于家里要什么开支,或者是要猪来做什么用,似乎都和陶宽爹没有太大关系。毕竟天塌下来,还有陶宽爷爷顶着。就在喂猪结束的时候,陶宽爷爷回家了。今天和昨天不同,陶宽爷爷今天是自己把农具带回来了的,可以肯定,陶宽爷爷和生产队长请了假的,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至于陶宽爷爷向生产队长怎么说,那就不是陶宽爹去关心的事了。家里的厨房里看到陶宽爷爷回家了,就在灶头加了柴火,本来就很热的灶头没有一会儿,锅里就热了,先把早上摘来的菜烧个新鲜的,这样就让陶宽爷爷更有个好胃口,能多吃就多吃饭,毕竟晚上去刘哥家里能什么时候回家,陶宽爹是心里没有底的,就是陶宽爷爷也不能确切知道自己和陶宽爹能在什么时候回家。等烧好了新鲜的菜,陶宽爷爷也洗好了手,来到了厨房,由于事急,父子俩就没有必要把菜端到厅堂里的桌子上去吃,只是在厨房里面的小桌子坐着吃,陶宽爷爷依旧和以前一样,吃饭的时候一声不吭得嚼着陶宽爹煮的饭,下午的时间比较于早上的时间紧张多了,盛到大碗里的饭,没有了中午饭那样的适口的温度,而是有些烫,即使是这样,陶宽爷爷吃饭的度也没有慢太多,依旧是张着那张宽嘴巴,大口大口得扒拉饭,夹着那些菜,来回得嚼着。陶宽爷爷对于米饭还是有着很高的敬畏的,任凭饭有多烫,陶宽爷爷从不去吹饭。吹饭只是那些要饭的人才做的动作,陶宽爹有时候去吹饭都被陶宽爷爷阻止了,有次还差点被陶宽爷爷用筷子敲打。在饭桌上,陶宽爷爷绝对不会让陶宽爹有着不太文明的做法,虽然这只是陶宽爷爷个人认为哪些该做和哪些不该做。陶宽爹看着陶宽爷爷吃饭的狠劲,陶宽爹不敢太多的吭声,只是低头顾着自己吃饭,饭烫了,就少扒拉点饭到嘴里去,毕竟陶宽爹还很年轻,不能经受像陶宽爷爷那样的考验。陶宽爷爷父子俩吃饭,永远都是陶宽爷爷先吃饱,即使是陶宽爷爷老了的时候,那时候的陶宽爹却养成了更不好的习惯,虽然这样的习惯陶宽爷爷不喜欢,但毕竟儿大不由爷,陶宽爷爷也就懒得去说陶宽爹了,任由陶宽爹自己怎么去做,怎么去扫尾,这些,陶宽爷爷宁愿自己有个心结也不再去说陶宽爹。
喜欢医疗机构故事请大家收藏:()医疗机构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快穿之男配上位记 七零:被矜贵又凶的军官叼回家了 素手提灯,渡世间万鬼 灾荒年,我在深山老林里重建家园 快穿之清宫配角 女帝撑腰,我仗剑无敌 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 拯救人理:从成为迦勒底所长开始 林凡修神 萧剑戏红尘 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 相思筑余年 仙幻天尊:青云御世 一胎双子,我在后宫当卷王 剑与龙之歌 牛小阳:仙界中的黑马之旅 恶女大小姐每天都在努力追夫! 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 重生,与君再相识! 四合院:从捡破烂,到时代传奇
新元历2166年,我所在的十七区被评为联邦最差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逐步飙升的失踪人口。天价悬赏犯层出不穷。人们说,执法者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职业。而我,不幸成为了执法者。...
程澜的爷爷解放后脱下军装回乡务农。后来,她被托孤给爷爷的老战友林师长家。有人对她说,林家养女的身份只好去骗骗大院外的人,才好利益最大化。我们这样的家庭你就别想了。程澜呃,其实对你家不感兴趣。她...
修炼天神秘典的佣兵之王回国,执行贴身保护校花的任务从此过上欢乐小冤家的生活。老婆,你能不能消停点和睦相处不好吗我和她们真的只是朋友而已...
诸天和谍影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凑到一块因为在经历了机缘被夺,传承被抢,美女被拐走,龙气被抽取种种掠夺后,诸天奋起反抗了,对轮回者背后的主神殿发起渗透。作为第一位打入主神殿内部的间谍,我...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一个人的前一世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再次重生后是像上一世一样继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还是走出一条不同于上一世的路在这世界留下自己生命的迹象...
生物系研究僧出身的猥琐胖子杨锐,毕业后失业,阴差阳错熬成了补习学校的全能金牌讲师,一个跟头栽到了1982年,成了一名高大英俊的高考复读生,顺带装了满脑子书籍资料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同学们,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