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李母要回乡下去,李元恒并不意外,也没有不舍。反倒是沈柔止颇觉羞愧,媳妇还未孝敬公婆,公婆就要远去乡下,显得她这个儿媳似是白娶了似的。不过两人去意已决,真正一脉相承的儿子未出言挽留,儿媳只是出于礼教好言相劝,哪能当真?
送走了公婆,沈柔止还没缓过劲儿来,母亲也要离京。她心有不舍,却也知母亲是担忧父亲。父亲一忙起衙门里的事就容易忘了吃饭,这么些年若不是母亲,父亲的胃痛之症只怕会越来越严重,是以她默默为母亲准备好行囊,和兄长直送到京城外五十里地才被母亲撵了回来。
一下送走两家人,靖安侯府骤然冷清下来。偌大的庭院唯有正院还算有些生气,正院里这几日唯有卧房时不时传来说话声。下人们各自忙碌,时不时往正房瞅上两眼,议论纷纷。
婚假还有两日,李元恒食髓知味,每日都寸步不离。与沈柔止一道去织染坊、织云铺中逛一圈,再与姜娢说几句话,就缠着她要回府。直叫姜娢唏嘘不已,道他堂堂的靖安侯李大将军,成了亲竟比那小娘子还要黏人。沈柔止被说的羞赧不已,每日都是匆匆来,急急去,倒是李元恒坦然若素,身心愉悦的很。
回了府也不往别处去,白日就在卧房旁的暖阁里,不管她做什么,都得坐在他怀里,由得他抱着她。她若读书,他就陪着她一起读;她若做女红,他就替她拿着针线笸箩;她若无事可做,他就搂着她,亲亲抱抱极尽缠绵。到了晚间,早早用完饭,在院里消消食,就将人带到了床上,不把人折腾得筋疲力尽不算完。
小环和荷花伺候两人起居,每逢要给两人添些热茶,送些点心时,两人宛如一人的姿态都叫她二人看的面红耳赤,待到出了房门,仍是一脸羞臊,院子里的议论之声愈演愈烈,直到两人看不过去,呵斥几声。只是那呵斥软绵绵,不仅毫无震慑之力,还透露着赞叹羡慕之情。渐渐地,阖府上下都知晓靖安侯宠爱夫人,两人如胶似漆,甜如蜜糖。
甜蜜的日子总显短暂,李元恒有些意犹未尽,沈柔止却不再依他。她自小就崇拜父亲,如今自己的夫君身居高位,也不可耽于情爱,她希望他心系万民,护国佑民。李元恒自然知晓她虽为女子,也希望能有些作为。这两年,她东奔西跑,不管是开织染坊还是建冰窖,她心中总藏着点儿为民解忧的意味在。建冰窖,除了叫母亲夏日不再那么难熬,也是为了让城中贫苦百姓能在暑天好过些。开织染坊,一方面让百姓用上便宜耐用还好看的布料,另一方面也是能雇些百姓,给他们多些讨生活的去处。还有那开至半载的武堂,也是为了让娇弱的女子在遇到危险而无人相帮时多一分逃出险境的可能。她拒绝他的帮衬,也只为向世人证明,只要肯干,不管男女,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婚假过去,两人各自忙碌,只是他更有斗志,她也多了一分心安
因沈柔止将母亲接了来,三朝回门时便去舅舅府中走了一遭。舅舅舅母还是一如既往和蔼可亲,但李元恒却不想在钱府多待,一方面钱文昌只是一个从四品的闲职,平日与他往来甚少,无甚可说;另一方面舍不得将仅有的几天假浪费在在他看来害他心爱之人陷于流言的罪魁祸身上,是以他又成了一副寡言清冷的模样。
沈柔止倒是拉起表妹的手喋喋不休,眼看就到了晌午。还是李元恒提醒她岳母还在家中等他二人回府用饭,这才与表弟表妹约定,得了空去靖安侯府寻她玩。
这就算是回了门,彼时母亲还没走。沈柔止叫来沈毅,一家人又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
安排好了车队护卫母亲回乡,一切好似又恢复如初,唯一不同的便是沈柔止从静怡坊一角的沈宅搬入了与之遥遥相对的靖安侯府。靖安侯府临街而建,倒是方便了她去绣品阁和织云铺,每日送走了李元恒,回府再休整一番,待到太阳照顶,街市上热闹起来,各家铺子开了门,织云铺也准备好迎客时她再带着人去。去了先去绣品阁寻姜娢,若她不在,看完了账本,就又离了城,去郊外经纬艺坊督工。若在,则两人品茶聊天,再与小环和兰芝钻研钻研新花样,一晃半日也就过去了。
晌午,回府。李元恒或早或晚,总要和沈柔止一同用午膳。用完午膳,再歇上一时半刻,就又要回了衙门,沈柔止便和他一道出门,又去绣品阁雅室或算账,或与姜娢相伴游街赏景,一日倒也容易消磨。
日子就这么平平顺顺过去,直到秋老虎也偃旗息鼓,枫叶染红了天,凉意浸人,皇城之中也如这秋意,黄叶飘零,落入尘埃。
入了秋,皇帝畏寒的毛病便愈明显,每日寝殿内炭盆燃的足,隐隐的火光不用烛火就将室内照了个半亮。除了皇帝,不管是宫女还是内侍仍穿着夏日单薄的衣衫,只因稍穿的多些,站上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黏腻难忍。皇帝却不见丝毫不适,宽大的龙袍罩住了皇帝愈瘦弱的身体,即便室内温暖如春,还需喝上几口热茶胃中才会稍感暖和些。
皇帝也知晓自己比以往要畏寒些,甚至怀疑过是那些丹药掏空了他的身子,他召来范颐问询,范颐大拜,伏在地上,只用一句“圣上这是快要登仙”就将皇帝心中疑虑打消,辅以民间广为人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让皇帝深信不疑。范颐道她所居宫殿名曰广寒宫,其因之一就是因天上不如人间温暖,畏寒正是成仙前兆,早日适应便早日得道成仙。
这番言论宽慰了皇帝,却让朝臣们嗤笑不已。皇帝初食丹药时,不时有人劝谏,盖因皇帝子嗣单薄,从在南域起到如今几年,也只添了几位公主,好不容易有皇子诞生,却因身子太过孱弱,早早夭折。但皇帝不是不听,就是将追到紫宸殿的臣子们打上几杖,告诫众人不许再多言。后来,有不死心的言官仍旧执意上书,好在言辞委婉,虽仍无功效,但好歹不致招来祸患。劝谏的折子堆了一堆又一堆,朝臣们眼见无丝毫效果,渐渐就歇了劝谏的心思。有人甚至乐于皇帝沉迷修道,不用日日上朝,按时点卯,俸禄便可照拿,省心又省力。
喜欢杏花微雨与时归请大家收藏:()杏花微雨与时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幻果大陆之日月晨曦 李薇的晋升之路 魔法学院的全能教师 莲心灼灼落繁辰 四合院,开局就到四九城开店 退休后的每一天 青竹林氏 生子系统:给男主当送子观音!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友好关系 凡人修癫传 重生现代之最强修仙者 双生花奴 我在小说当配角 快穿之萌宝奋斗记 荒岛的困局与挣扎 自然界的小可爱们 过期日 穿越之庶女惊华 神话:诸神黄昏: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晚12点之前更我很肥,可以宰啦 ̄3 ̄╭下本灶神崽崽穿成九零小厨神求收藏预收食梦貘穿成反派他妹求收藏预收穿回千禧年改造我妈求收藏本文文案孤儿宋乔曦穿书...
穿越者许墨辰成为古代大乾国的皇帝,为了在乱世中存活,不得已夜夜爆肝,导入一些先进的政策科技知识,富国强兵,最终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之后,他决意建立特区发扬文治逐步全国推广,成就千古一帝。哪知道群臣力谏陛下要遵循祖制广纳后宫啊!于是放眼看去,这满朝文武六部九卿,皆是修仙者。有妖有魔,有精有灵。迟迟到来的后宫佳丽,个个也都飞天遁地。不过小场面不要慌,朕毕竟带着穿越神器来的。归心的,赐予仙缘丹,助其证飞升大道不服的,请天子剑斩杀!什么?准备对凡人万民下手???非常耐死,那就不要怪朕超时代发挥了!...
娱乐圈贵女最新章节列小说娱乐圈贵女xi小著娱乐圈贵女全文阅读她自古老的王朝穿越而来,他让她学会了宽恕,学会了爱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风尚,她茫然姐妹的扶持与朋友的帮助,她感恩往生,名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