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小说

第 48 章(第1页)

长什么样?”

老刘头说:“这大鱼啊,身上有七层青鳞,鱼头是黑的,比铁板还要硬,光是鱼头就有解放卡车的车头那么大个。”

我和胖子等人连声称奇,那不跟小型鲸鱼差不多了,河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这世上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便又问后来怎么样了,这铁头龙王埋了,还是吃了?

老刘头笑道:“不是鲸鱼,不过这么大的鱼十分少见,平时根本没有,隔几十年也不见得能见到一回,简直都快成精了,有迷信的就说它是龙王爷变的,要不怎么给起这么个名呢?听说就算是捕到都要放生,那rou又硬又老,谁敢吃啊。当时这铁头龙王就死在了岸上,那些天正赶上天热,跟下火似的,没一天就开始烂了,臭气熏天,隔着多少里都能闻着那臭味。这种情况很容易让附近的人得瘟疫,结果大伙一商量,就把鱼rou切下来,用火烧了,剩下一副鱼骨架子撂到河岸上。”

大金牙听到此处,叹息道:“唉,可惜了,要是现在能把这种怪鱼的骨头弄到博物馆里,做成标本,一定很多人参观。”

老刘头说:“可不是吗,不过那时候谁都没那胆子,怕龙王爷降罪下来,免不了又是一场大水灾。”

我问道:“刘师傅,您刚才跟我们说,有个地方可以看铁头龙王鱼,指的是这条吗?难道过了这么多年,这鱼的骨头架子还保存着?还在那河岸上撂着呢?”

老刘头说:“没错,不过不在河岸上,当时附近的人们为了防止生瘟疫,把鱼rou和内脏都焚烧了祭河神,正商量怎么处理这副鱼骨。这时候就来了个外省人,此人是个做生意的商人,这位商人也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他出了一些钱,在离我们这不远的龙岭,修了一座鱼骨庙。”

大金牙问:“鱼骨庙?这在天津地面也曾有过,是不是就是以鱼骨做梁,鱼头做门,供奉河神用的?”

老刘头说:“天津也有?那倒没听说过了。不过确实跟你说的差不多,那位外省的商人自称也是经常出海过河,免不了经常乘船,所以就掏钱修了这么座鱼骨庙。这庙规模不大,连个院子都没有,和普通的龙王庙没区别,拿鱼骨当作房架子,大鱼的头骨是庙门,就一间神殿,供了尊龙王爷的泥像。刚修好的时候,有些人得病或者赶上天旱,都去鱼骨庙里上香许愿。说来倒也好笑,真够邪门的,一次都没灵验过,要是去鱼骨庙求雨,那是不求还好,越求越旱,所以没过多久,就断了香火了。那位出资修庙的商人,也从此再没出现过。”

我问道:“鱼骨庙现在还在?”

老刘头点头道:“是,不过都荒废许久了,龙王爷的泥像没过两年就塌了。有人说是那位出钱修庙的商人心不诚,或者做过什么缺大德的事情,龙王爷不愿意受他的香火。再加上鱼骨庙建在龙岭山凹里头,道路艰难,一来二去的根本没人再去那座鱼骨庙了,不少人甚至都把这事忘在脑后了。当年文革,连红卫兵都没想起来要去砸鱼骨庙,其实就算去砸,也没什么可砸的。但是这庙的格局和鱼骨还在,你们有机会可以去瞧瞧。”

胖子笑骂:“有他妈什么好看的,今天我们仨都差点成了鱼食,不看也罢。”

大金牙却另有一番打算,他跟我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后天休息好了,去龙岭看看鱼骨庙,说不定这么大的一架鱼骨可以卖钱,最起码能卖给自然博物馆,把我们这路费钱报销了。

我们又连连给老刘头劝酒,问他这附近有没有出土过什么古董古墓。

老刘头喝得醉眼矇眬,说话舌头都有点大,不过酒后吐真言,着实吐出了一些当地的秘闻。

古蓝前一段时间被水冲出了几座古墓,都是宋代的,不过不是什么贵族墓葬,除了几具快烂没了的骨头,只有些破瓶子烂罐子。

这里出土的最贵重的东西,是有一年干旱,这一段黄河都快见底了,清淤的时候,从泥里挖出来三只大铁猴子,每一只都重达数百斤,把上边的锈迹去掉,现铁猴身上雕刻的花纹优美流畅,外边都是镏金的,至今好像也没考证出来这些铁铸的猴子是做什么用的。

有人说是唐代镇妖的,也有人说是祭河的,后来是拉到哪个博物馆,还是大炼钢铁给熔了,就不得而知了。

最邪的是,从淤泥中现三只铁铸的猴子之前,有不少人都梦见三个白胡子老头,哭求着放过他们。这事越传越玄,好多人都说这三个老头就是河中的铁猴精。

那年春节,家里有属猴的人,都穿红裤头,扎红腰带,怕被那三只铁猴精报复,结果最后这附近也没出什么大事,当然也有几个走背字倒邪霉的,不过那也都是他们自找的。

黄河里面沉着很多古怪的东西,这些事我们都听说过,河东博物馆里陈列的黄河铁牛,就是镇河用的。当年元末之时,还传说在黄河中捞到一具独眼石人,那时候正闹农民起义,有童谣说是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件事只是传说,并不足为信,但是仍然可以见证黄河的古老神秘,稀烂的河泥中,不知道覆盖着多少秘密。

不过我们对什么铁猴、铁牛、石人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兴趣,便一再追问,附近哪有古墓和遗迹,谁手里有古董想要出手。

老刘头想了想说,原来你们是倒腾古玩的,你们若是早几年来,能有很大收获,现在早都被收得差不多了,不光是民间的古玩商来收,政府也收,一年收十多遍,再多的东西也架不住这么收啊。

前几年开始,古蓝附近接二连三出现盗墓的情况,好多当地人也都参与了,到了秋天一刮大风,你就看吧,地上全是盗洞,走路不下心就容易掉进去,城外古墓集中的地方,都快挖成筛子了。

老刘头说,咱们话赶话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听人说过,我姑且一说,你们姑且一听。我曾听当地一位老人说起过,龙岭里头有座唐代古墓,相传规模极大,这两年很多盗墓贼都想去找,始终也没人能找到,龙岭那片山岭太密了,而且那古墓藏得很深,甚至就连有没有都两说呢。毕竟这种事都是打多少年前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未必便真有其事。这种古墓的传说,在我们当地非常多,而且几乎是一个人一种说法,没有固定的,有些人说龙岭中是唐代的大墓,也有说是别的朝代的。反正都是传说,谁也没见过。

第四章筹划

从老刘头的话中,我隐隐约约听出了一点东西,一位商人出资在龙岭修建鱼骨庙,供奉龙王爷,这本身就有点奇怪,龙王庙为什么不建在河边?偏偏建在那沟壑纵横的山岭之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成了昏君女帝的男宠  武侠之绑架万界  总裁的私宠:单身妈咪爱爱爱  盖世战神在山村  替嫁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赠我予白  无限之时空大盗  余生漫漫皆为你  拉里传奇  替婚萌妻少爷难伺候  四合院:满门忠烈  弃妃当嫁:拐个萌宝闯天下  曾许你万丈星光(绍青禾 顾景迁)  天命成凰  四合院:我是何雨柱他叔  神豪,天降万亿,独领风骚!  婚恋三部曲  上班:从赚老板一个亿开始!  特种兵之卧底风云  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  

热门小说推荐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九零大院糯团子

九零大院糯团子

晚12点之前更我很肥,可以宰啦 ̄3 ̄╭下本灶神崽崽穿成九零小厨神求收藏预收食梦貘穿成反派他妹求收藏预收穿回千禧年改造我妈求收藏本文文案孤儿宋乔曦穿书...

恭请陛下斩仙

恭请陛下斩仙

穿越者许墨辰成为古代大乾国的皇帝,为了在乱世中存活,不得已夜夜爆肝,导入一些先进的政策科技知识,富国强兵,最终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之后,他决意建立特区发扬文治逐步全国推广,成就千古一帝。哪知道群臣力谏陛下要遵循祖制广纳后宫啊!于是放眼看去,这满朝文武六部九卿,皆是修仙者。有妖有魔,有精有灵。迟迟到来的后宫佳丽,个个也都飞天遁地。不过小场面不要慌,朕毕竟带着穿越神器来的。归心的,赐予仙缘丹,助其证飞升大道不服的,请天子剑斩杀!什么?准备对凡人万民下手???非常耐死,那就不要怪朕超时代发挥了!...

娱乐圈贵女

娱乐圈贵女

娱乐圈贵女最新章节列小说娱乐圈贵女xi小著娱乐圈贵女全文阅读她自古老的王朝穿越而来,他让她学会了宽恕,学会了爱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风尚,她茫然姐妹的扶持与朋友的帮助,她感恩往生,名门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