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小说

第210章 院试开始第一道四书题(第2页)

为何要纠结两方谁富更好呢,还不如共同富裕来的双赢些。

想到这里,诸葛云疏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这道四书题的破题,为: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她偷换了个概念,虽说是共同富裕,但是富裕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百姓为下,君主为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下面的百姓富裕了,君主还愁不富裕吗?

有了这个挑不出错来的破题,诸葛云疏就要暗戳戳地提醒考官,她可不是无的放矢才得出这一破题的,她可是熟读四书五经,饱腹经纶之人,这些都是有依据,有出处的。

于是,就在草稿纸上继续写下本次的承题: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君主的富裕,是藏在民间,老百姓都富裕了,就不存在君主一人穷的道理了。这可不是她这个小考生说的啊,是‘有若’将这君民一体的思想告与鲁哀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承题后,下面这一段,诸葛云疏就要‘代圣人立言’了,也就是所谓的起讲。

其实也就是接着破题和承题的内容,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思想,做一下进一步的解释,也为下面的具体议论起好开头。

诸葛云疏思索了一会儿,这才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

【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这句话的大意为:君主要增加赋税,目的是补充用度上的不足。既然君主想要用度上充足,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先充足呢?如若能推行周朝的‘彻’法,心中一直爱护百姓,用取十抽一的征税办法,不为了自身欲望而加重百姓负担,那么百姓的产出就会多出很多来,也就不再困扰于国家用度上的不足这个难题了。老百姓有了足够的产出,也就不会被赋税所困。

诸葛云疏模仿圣人的口气,把这段话写出来,而这个所谓的‘代圣人立言’这个口气,其实也就是从起讲开始的。

而大夏国八股文又规定,起讲要简略,一般在三到五句之间,就基本合格。

有了好的开头后,接下来就是标准的八股文模版,在这里,诸葛云疏思考的很快,所以一气呵成下,直接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这道四书题的第一股和第二股,这两股合起来又可以叫‘提比’。

简单来说,这两句就是八股文刚进入正题,提起议论的部分。

在这里,诸葛云疏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百姓足’所带来的好处这一思想。

【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有者,无忧矣。】

【里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然后,根据上面所写的两股,诸葛云疏又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就是所谓的‘出题’,也可以叫做‘点题’。

而这一句,不是八股文所要求的必要部分,这要结合你自己所写的文章,看看是否需要。

然而在这里,诸葛云疏就是要明确她自己的观点:

【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有了这个观点后,下面的三股、四股、五股等都将围绕着这个观点所展开。

特别是这第八股,诸葛云疏可是要给君主画大饼的,也就是给他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如:

【百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你看,不论君主你想做什么,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打仗所需的所有物品,如若钱粮不足的时候,都可以找个由头来向富裕的百姓征收。

等写完这些之后,诸葛云疏又装模作样地在草稿纸上写下: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古代文人多喜作秀,诸葛云疏身处这个环境,同样免不了俗。

而这最后一句,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也就是文人常常在八股文结尾处来个长吁短叹,也就是所谓的‘收结’,简单点可以理解为总结。

也直到这时,这篇关于‘民富’还是‘君富’的四书题,诸葛云疏这才在草稿纸上打好腹稿。

注:这篇八股文引自明朝王鏊所作,历来被誉为科举名篇。今年,这一篇八股文还被杭州市纳入了高中语文教材。

希望宝子们了解八股文后,也可以喜欢上,爱你们呦!

喜欢农家女的科举日常请大家收藏:(yg)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维师傅  叶弘凌薇薇  大明:我只想娶青梅,你让我称帝  道士奇幻之路  零零后直播带娃:爹咋哭的比娃响  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  一人流浪  叶锋秦瑶  情深缘浅,这个娇妻影帝等了千年  萧沉布一二  兽性的呼唤  军婚易撩,搬空家产带着灵泉随军  都当妾了,谁想跟你们斗啊  林忧莫言承  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  我有一个诡王朝  哈利波特之重生  娘娘套路深,三千宠爱集一身鹿时七  白嘉平沈莹  逆师:师尊别装了,你就是病娇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